我朋友明明已經很好看了!為什麼他還一直想整形?

這個問題的背後是想帶你了解「為什麼有些人,即使客觀上已經達到了『主流美』的標準,還是會試圖用極端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身體?」

這個問題的背後,牽涉到個人對外貌的感知、受社會文化影響的深淺,以及各方面的複雜互動。儘管個體可能透過他人的回饋,了解自己是符合主流審美觀標準的。但,這樣的理解顯然不夠,還有各種因素促使他們渴望更好看。

這些因素,可能包含了什麼呢?一起來看看。

一、不切實際的外貌身材標準

導致個人一直不斷想用整形手段,達到改變外貌身材目的的重要因素是——社會對美的期待,太過不切實際。媒體、廣告和社交平台,常常使用影像展現了一個單一審美標準,強調特定的身材類型、容貌與特徵。這種對完美容貌、完美身材的渴望,會讓人在自我接納和渴望遵循這些主流標準中拉扯,導致內在矛盾。

二、人際比較

人際比較,一直是衡量自己在社會中是否符合規範、是否合群的重要方法。在媒體發達的年代,我們的生活更是暴露在各種人際比較之中。當一個人習慣將自己的外貌身材與他人的外貌身材比較,從中認為自己更優勢或更劣勢時。「人際比較」的舉動,就可能侵蝕我們的外貌自尊。

即使某人知道自己很好看,但若出現在其他更「美」或更「帥」的人之中,個人可能會被勾起「和他們相比,我不夠好看!」的感受,而讓他們想要透過整形等外在手段改變外貌。

三、個人期望和目標

人們通常為自己設定個人目標和期望,當然包括了和外貌有關的目標。這些目標可能源於改善健康、增強運動表現或想要增加人際自信。這些動機是合理的,但個體能否在「渴望變化」和「自我接納」之間保持平衡很重要,這能確保追求改變並不會否定個人對自己外貌的認知。

四、認為身體是自我表達的媒材

個體的身份認同和自我表達方式用改變外貌身材的方法呈現出來了。比如,有些人將自己的身體視為自我表達的媒材,就像時尚或藝術一樣。可能會透過紋身、穿孔或整形,來讓自己的外貌身材與內在認同一致。但若轉變得過於頻繁,或是在同一部位持續不斷進行手術或整形,就必須思考為何動了手術仍舊不滿意?自己還在追求什麼?也必須思考,這個需要透過侵入方式達到身體轉變的手段,怎麼影響了你的自我認同與身體意象?

理解並接納自己想改變外貌身材的心情與渴望,而不是把這些心情和渴望當成敵人。走向接納自己的身體,擁抱自己的身體意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需要自我覺察、有意識地調整,才能逐步達到。若是你對身體意象的改變目標是建立在健康的自我意象上,且這個行動可持續進行,不會耗費過多精神和財力,能將傷害減到最輕,那麼我們相信你的改變會是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方向喔!

EMBRACE:七步驟擁抱容貌焦慮

看臉時代,讓你覺得焦慮嗎?你不是特例。
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樣,在這個看臉時代裡覺得適應不良。

加入線上課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